返回

蔡姓

首页

蔡姓姓氏文化

百家姓排名

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
最新382018年382014年47
2013年342007年402006年34
1995年431987年441982年24
明朝46元朝47宋朝36
北宋155

起源

蔡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姞姓。

1、出自姬姓。为周文王姬昌的的后裔,以国为氏。

武王灭商后,封其五弟叔度于蔡,史称蔡叔度。

周成王时,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,新蔡国在河南的上蔡县。楚灭蔡后,国人以国为姓,散居各地。

2、源自姞姓。出自黄帝支裔姞姓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

姞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,在尧舜夏时期,姞姓所属的燕、阚、尹、蔡、鲁等氏族分布于渭河流域,沿黄河向西到豫东和豫西一带。

蔡系姞姓的支系,在部落中担任祭祀的职责,具有很高的地位。蔡、祭二字古代通用,故蔡出自祭。

3、源自少数民族。蔡姓中流入外族血液的事件,主要发生于宋朝以后,金国的女真人乌林答姓族后来全部改为汉姓蔡,清朝满洲八旗姓蔡佳氏、乌灵阿氏、萨玛喇氏等后来也全部改为汉姓蔡。这些外族在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汉族的蔡姓,兴盛于东北地区。贵州和广西的少数民族中的蔡姓有很大一部分被同化为南方汉族,主要发生于明清之际。

蔡姓部分得姓始祖

蔡仲,姬姓名胡,又称蔡仲胡,周文王之孙,蔡叔度之子,西周时期诸侯国蔡国第二任国君。

周武王灭商后,将其弟叔度封于蔡,建立蔡国。成王继位后,蔡叔联合管叔等进行反叛,失败后遭放逐,不久死于迁所。蔡叔之子胡,一改其父旧行,尊德向善。周公听说后,举荐他做鲁国的卿士,鲁国大治。周公向成王建议,又把胡封在蔡地,以奉蔡叔之祖,是为蔡仲,其子孙就以国为姓。

当代蔡姓的人口已达552万,为全国第四十四位姓氏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46%。蔡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、浙江、江苏三省,大约占蔡姓总人口的35%;其次分布于四川、湖北、台湾、安徽、福建,这五省又集中了32%。广东居住了蔡姓总人口的13.7%,为蔡姓第一大省,占省总人口的1%。全国形成了东南沿海地区高比率的蔡姓区域。在近600年中,蔡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、元、明期间的流动有些区别,虽存在向华中、华北的回迁情况,但向东南移民仍是主流,同时也出现了向西、以及东北的移民。

主要有济阳郡、洛阳郡、汝南郡、高平郡、丹阳郡、南阳郡、朔方郡。

洛阳堂:以望立堂。

济阳堂:以望立堂。

汝南堂:以望立堂。

丹阳堂:以望立堂。

高平堂:以望立堂。

南阳堂:以望立堂。

朔方堂:以望立堂。

九峰堂:宋朝蔡仲默,三十岁放弃科举,专攻理学。隐居在九峰,人称“九峰先生”,后人因以为堂号。

龙亭堂:东汉蔡伦,发明造纸,对文化事业的发展,立了极大的功,封“龙亭侯”,后人因以为堂号。

祗德堂:堂号的由来可追溯到蔡叔度之子,蔡氏二世蔡仲侯,名胡,不计前怨,率德驯善,克庸祗德,周公举为鲁卿士,出治鲁国有方。因此,周成王复封于蔡,以奉祀其父。周成王在其钦命“蔡仲之命”中,表彰蔡仲“克庸祗德”成为“祗德”一词之出处。以后蔡姓族人即以“祗德”为堂号。

一、 cài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魏县、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淄博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金溪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马关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回、苗、鲜、藏、傣、彝、壮、羌、锡伯、布依、傈僳、柯尔克孜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云:“文王第五子蔡叔度之国也(或言第十四子)。同母兄弟十人,唯发、旦贤,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,周公辅之。武王平天下,封功臣、兄弟。乃封叔鲜於管,叔度於蔡,子孙以国为氏。又,后周改赐为‘大利稽’,隋复旧。”

2、又云:“晋有蔡墨、秦相蔡泽,或以邑,或以地,未知其得氏之由。”

3、或为满族姓氏所改。清末民初,满族之蔡佳氏、萨玛喇氏、乌灵阿氏等或改为单字姓“蔡”。

4、傈僳族有“欧撇扒”,意即“菜氏族”,或以氏族名代姓。后或改单姓“蔡”,盖依“欧撇扒”之汉意“菜”谐“蔡”而得。

二、

蔡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46%,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。尤以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四川等省多此姓,四省蔡姓约占全国汉族蔡姓人口44%。

蔡姓起源:

1、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叔度封于蔡(故城在今河南上蔡西南),其子曰胡,续封,是为蔡仲,后因氏。

2、金时女真人姓乌林荅氏,汉姓为蔡。

3、清时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、塔山堡等地。清满洲八旗姓蔡佳氏、乌灵阿氏、萨玛喇氏等后均改为蔡氏。

4、清贵州贵阳府土司有蔡姓,始于明朝。

5、傈僳族俄饶时氏,汉姓为蔡。

6、柯尔克孜族散德尔氏,汉姓为蔡。

7、苗、彝、土家、藏、台湾土著、回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蔡姓名人:

蔡泽,战国时燕人,秦相,纲成君。

郡望:济阳、汝南。

变化:北周蔡祐以战功赐姓大利稽氏,至隋时又复姓蔡。

历史名人

蔡姓古代名人

蔡伦东汉 50年-121年,桂阳郡,尚方令、改进造纸术

蔡邕东汉 133年—192年,陈留郡圉,文学家、书法家

蔡文姬东汉,陈留郡圉,女诗人

蔡襄北宋 1012年-1067年,兴化仙游,书法家,政治家

蔡元定南宋 1135年-1198年,建宁府建阳,理学家

蔡锷1882年-1916年,中华民国,湖南宝庆,护国起义组织者

蔡叔度西周,周人。蔡国首任侯王。因“三监”之乱而被流放。后世以为蔡氏始祖

蔡尚言孔子友人,狱中含冤至死

蔡义东汉,汉昭帝的丞相。

蔡瑁东汉,刘表幕僚领袖

蔡琰东汉,女诗人,蔡邕之女,字文姬(原字昭姬),故又称蔡文姬

蔡京北宋末年,权相,书法家,「六贼」之首

蔡含清朝,著名艺术家,善於山水图。常与另一冒襄的姬金鈅合作绘画

蔡温琉球大儒,曾任琉球的三司官。康熙21年9月25日生於琉球国久米村,祖籍福建泉州府南安县,宋朝大学士蔡襄之后代。

蔡锡勇清末,洋务派。是中国速记的创始人

蔡姓近代名人

蔡畅1900年-1990年,中国,湖南湘乡,无产阶级革命家

蔡廷锴1892年—1968年,中国,广东,罗定,民国陆军上将

蔡顺礼1913年—2009年,中国,江西庐陵,解放军中将

蔡元培民国,教育界人物

蔡和森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,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

蔡铁根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,文革受难者

蔡命新韩国陆军将领、驻外大使,曾在韩战及越战中担任指挥官

蔡天铎太平轮船主,亦為台湾著名艺人蔡康永之父

郡望

主要有济阳郡、洛阳郡、汝南郡、高平郡、丹阳郡、南阳郡、朔方郡。

洛阳堂:以望立堂。

济阳堂:以望立堂。

汝南堂:以望立堂。

丹阳堂:以望立堂。

高平堂:以望立堂。

南阳堂:以望立堂。

朔方堂:以望立堂。

九峰堂:宋朝蔡仲默,三十岁放弃科举,专攻理学。隐居在九峰,人称“九峰先生”,后人因以为堂号。

龙亭堂:东汉蔡伦,发明造纸,对文化事业的发展,立了极大的功,封“龙亭侯”,后人因以为堂号。

祗德堂:堂号的由来可追溯到蔡叔度之子,蔡氏二世蔡仲侯,名胡,不计前怨,率德驯善,克庸祗德,周公举为鲁卿士,出治鲁国有方。因此,周成王复封于蔡,以奉祀其父。周成王在其钦命“蔡仲之命”中,表彰蔡仲“克庸祗德”成为“祗德”一词之出处。以后蔡姓族人即以“祗德”为堂号。

一、 cài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魏县、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淄博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金溪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马关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回、苗、鲜、藏、傣、彝、壮、羌、锡伯、布依、傈僳、柯尔克孜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云:“文王第五子蔡叔度之国也(或言第十四子)。同母兄弟十人,唯发、旦贤,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,周公辅之。武王平天下,封功臣、兄弟。乃封叔鲜於管,叔度於蔡,子孙以国为氏。又,后周改赐为‘大利稽’,隋复旧。”

2、又云:“晋有蔡墨、秦相蔡泽,或以邑,或以地,未知其得氏之由。”

3、或为满族姓氏所改。清末民初,满族之蔡佳氏、萨玛喇氏、乌灵阿氏等或改为单字姓“蔡”。

4、傈僳族有“欧撇扒”,意即“菜氏族”,或以氏族名代姓。后或改单姓“蔡”,盖依“欧撇扒”之汉意“菜”谐“蔡”而得。

二、

蔡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46%,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。尤以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四川等省多此姓,四省蔡姓约占全国汉族蔡姓人口44%。

蔡姓起源:

1、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叔度封于蔡(故城在今河南上蔡西南),其子曰胡,续封,是为蔡仲,后因氏。

2、金时女真人姓乌林荅氏,汉姓为蔡。

3、清时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、塔山堡等地。清满洲八旗姓蔡佳氏、乌灵阿氏、萨玛喇氏等后均改为蔡氏。

4、清贵州贵阳府土司有蔡姓,始于明朝。

5、傈僳族俄饶时氏,汉姓为蔡。

6、柯尔克孜族散德尔氏,汉姓为蔡。

7、苗、彝、土家、藏、台湾土著、回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蔡姓名人:

蔡泽,战国时燕人,秦相,纲成君。

郡望:济阳、汝南。

变化:北周蔡祐以战功赐姓大利稽氏,至隋时又复姓蔡。

姓氏源流

一、 cài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魏县、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淄博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金溪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马关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回、苗、鲜、藏、傣、彝、壮、羌、锡伯、布依、傈僳、柯尔克孜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云:“文王第五子蔡叔度之国也(或言第十四子)。同母兄弟十人,唯发、旦贤,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,周公辅之。武王平天下,封功臣、兄弟。乃封叔鲜於管,叔度於蔡,子孙以国为氏。又,后周改赐为‘大利稽’,隋复旧。”

2、又云:“晋有蔡墨、秦相蔡泽,或以邑,或以地,未知其得氏之由。”

3、或为满族姓氏所改。清末民初,满族之蔡佳氏、萨玛喇氏、乌灵阿氏等或改为单字姓“蔡”。

4、傈僳族有“欧撇扒”,意即“菜氏族”,或以氏族名代姓。后或改单姓“蔡”,盖依“欧撇扒”之汉意“菜”谐“蔡”而得。

二、

蔡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46%,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。尤以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四川等省多此姓,四省蔡姓约占全国汉族蔡姓人口44%。

蔡姓起源:

1、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叔度封于蔡(故城在今河南上蔡西南),其子曰胡,续封,是为蔡仲,后因氏。

2、金时女真人姓乌林荅氏,汉姓为蔡。

3、清时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、塔山堡等地。清满洲八旗姓蔡佳氏、乌灵阿氏、萨玛喇氏等后均改为蔡氏。

4、清贵州贵阳府土司有蔡姓,始于明朝。

5、傈僳族俄饶时氏,汉姓为蔡。

6、柯尔克孜族散德尔氏,汉姓为蔡。

7、苗、彝、土家、藏、台湾土著、回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蔡姓名人:

蔡泽,战国时燕人,秦相,纲成君。

郡望:济阳、汝南。

变化:北周蔡祐以战功赐姓大利稽氏,至隋时又复姓蔡。

堂号

洛阳堂:以望立堂。

济阳堂:以望立堂。

汝南堂:以望立堂。

丹阳堂:以望立堂。

高平堂:以望立堂。

南阳堂:以望立堂。

朔方堂:以望立堂。

九峰堂:宋朝蔡仲默,三十岁放弃科举,专攻理学。隐居在九峰,人称“九峰先生”,后人因以为堂号。

龙亭堂:东汉蔡伦,发明造纸,对文化事业的发展,立了极大的功,封“龙亭侯”,后人因以为堂号。

祗德堂:堂号的由来可追溯到蔡叔度之子,蔡氏二世蔡仲侯,名胡,不计前怨,率德驯善,克庸祗德,周公举为鲁卿士,出治鲁国有方。因此,周成王复封于蔡,以奉祀其父。周成王在其钦命“蔡仲之命”中,表彰蔡仲“克庸祗德”成为“祗德”一词之出处。以后蔡姓族人即以“祗德”为堂号。

一、 cài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魏县、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淄博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金溪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马关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回、苗、鲜、藏、傣、彝、壮、羌、锡伯、布依、傈僳、柯尔克孜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云:“文王第五子蔡叔度之国也(或言第十四子)。同母兄弟十人,唯发、旦贤,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,周公辅之。武王平天下,封功臣、兄弟。乃封叔鲜於管,叔度於蔡,子孙以国为氏。又,后周改赐为‘大利稽’,隋复旧。”

2、又云:“晋有蔡墨、秦相蔡泽,或以邑,或以地,未知其得氏之由。”

3、或为满族姓氏所改。清末民初,满族之蔡佳氏、萨玛喇氏、乌灵阿氏等或改为单字姓“蔡”。

4、傈僳族有“欧撇扒”,意即“菜氏族”,或以氏族名代姓。后或改单姓“蔡”,盖依“欧撇扒”之汉意“菜”谐“蔡”而得。

二、

蔡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46%,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。尤以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四川等省多此姓,四省蔡姓约占全国汉族蔡姓人口44%。

蔡姓起源:

1、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叔度封于蔡(故城在今河南上蔡西南),其子曰胡,续封,是为蔡仲,后因氏。

2、金时女真人姓乌林荅氏,汉姓为蔡。

3、清时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、塔山堡等地。清满洲八旗姓蔡佳氏、乌灵阿氏、萨玛喇氏等后均改为蔡氏。

4、清贵州贵阳府土司有蔡姓,始于明朝。

5、傈僳族俄饶时氏,汉姓为蔡。

6、柯尔克孜族散德尔氏,汉姓为蔡。

7、苗、彝、土家、藏、台湾土著、回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蔡姓名人:

蔡泽,战国时燕人,秦相,纲成君。

郡望:济阳、汝南。

变化:北周蔡祐以战功赐姓大利稽氏,至隋时又复姓蔡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赐名网 - 专业的宝宝起名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.